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42083号提案(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 助力提升“六个新聊城”的提案)的答复
建议人 孔敬博 建议时间 2023-03-25
建议内容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 助力提升“六个新聊城”的转重率为6.5%,这极大地证明了中医药早期介入后的效果,减轻了医疗资源的压力,为整个医疗环节中给予重症患者更好的治疗创造了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在当年防治非典中功不可没,而在此次应对新冠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同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人数超过90%,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一项基于721例的回顾性分析数据显示,使用中药组的转重率为零,而没有使用中药组。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疫情期间中医药服务覆盖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然而,作为中医传承发展的最基础的社区、村镇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除中医药必要的宣传普及工作有待加强外,当前对社区的中医药的投入保障机制、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不足、社区中医人才队伍紧缺等也是我们当前社区中医药建设中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综以上所述,应对措施主要有:

首先,强化中医药队伍能力建设。聊城市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乡村卫生院111所,卫生室3815个,乡村执业医师资格3485人。实施中医药定向生培养计划,通过师带徒、引进名中医坐诊代教等方式,再培养1000名左右的中医技术技能人才充实基层,通过完善和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吸引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工作、安心在基层服务,为聊城市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其次,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加快推进基层中医医院门诊部、住院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满足不同患者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基层应急医疗救助提供充足保障,因为中医治未病能够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降低医疗成本,中医康复服务也有着巨大的需求,加快实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治未病科设置实现全覆盖,所以可以适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工程。使聊城未来几年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

第三,推进“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开展老年人、儿童、亚健康人群等群体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为社区居民用户进行科普教育,增加活跃度。也为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迅速铺开打下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基础。积极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推广应用,以及慢性病中医药预防与治疗工作,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低价、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尽快使中医药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为群众提供便利的中医药服务,助力基层医疗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四,继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可以通过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比赛等方式积极推进,通过培训适宜技术、开展岗位大练兵、层层竞赛等多种方式,逐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争取三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百分之百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站百分之百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8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能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最后,加强社区等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今年的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中医药法贯彻落实,要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五进”活动,倡导科学的养生方法,让群众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使中医药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惠及百姓。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自从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六个新聊城”的美好愿景以来,建立健全覆盖各层级、各领域、各点位的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继续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的重要作用,锚定目标、持续发力,担负起“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的重要责任,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答复时间 2023-08-31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尊敬的孔敬博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42083号提案《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 助力提升“六个新聊城”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经我们详实调查和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国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围绕山东省创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引领,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中医药人才培养为主线,抓基础,强内涵,发挥中医药特色,推动继承创新,注重内涵与质量,全市中医药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对于您提出的关于促进聊城市基层中医药发展的一系列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具体如下:

一、强化中医药队伍能力建设

(一)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四项工程”,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了中青年骨干医师专项培养工程。充分发挥10个市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作用,由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带教老师,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展了基层医师小儿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市级专家授课,共培训基层医师1300余在聊城市电视台开展小儿推拿防控青少年近视讲座开展了优秀人才引进工程。制定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发展的倾斜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吴以岭院士络病研究工作室落户市人民医院,全国知名中医专家范吉平工作室、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站、泰山学者霍然工作站、岐黄学者叶放工作站先后落户市中医医院实施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传承工程。在全市开展了21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含基层)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截止目前,我市已有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1个,加快传承创新,进一步促进以师承方式培养人才。实施中医药专家团队巡讲工程。充分发挥名中医药专家团队作用,连续开展了“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活动”,在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巡讲,以培训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轮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学校、社区开展授课。

(二)分发挥聊城市中医医院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西学中培训基地作用,全面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西医学习中医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西医学习中医”培养,共招收五批3200余名“西学中”人员。组织开展全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共有90名学员考核合格。

(三)建立医共体,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建立医共体,鼓励中医药专业人员到基层服务,并专门安排上级医院名中医或资历较深的中医师到基层定期坐诊,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聘用当地经验丰富的基层老中医坐诊、基层老中医带徒等方式,有效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的比例,充实了中医药人才队伍。

(四)加强医教协同。支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增设中药专业,2022年9月首次招生。

二、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

(一)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中医院新建13400平方米制剂楼已投入使用,高铁新城新院区正在规划建设;茌平区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已投入使用,门诊医技楼改扩建项目正在施工,新增业务用房2.1万平方米;县中医院10300平方米新建病房楼已投入使用,并将院内家属楼改为医疗业务用房,将原疾控中心办公楼改造为西院区,增加了发展空间;高唐县中医院13700平方米应急医疗救护中心大楼、冠县中医医院 12000 平方米门诊病房综合楼已经封顶临清市中医院5300平方米病房综合楼已完工,即将搬入使用;东昌府区中医院应急影像诊疗中心、阳谷县中医医院应急能力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市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面貌焕然一新

(二)中医医院内涵建设进一步健全。聊城市中医医院作为鲁西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中心,2014年牵头成立了全省首家中医医疗联合体,2015年承办了全省中医医院长管理培训班,2020年获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今年10月,又将迎来新一轮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就医环境明显改善。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考核持续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5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全市所有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均设置了中医药科室,中医诊疗区域不断扩大,中药房更加规范,中医非药物治疗种类不断增加。市人民医院获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东昌府区人民医院、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分别获评全省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三)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强。目前,全市共建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3个,重点学科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0个,重点学科1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42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22个。2022年又建设了骨伤科、康复科2个市级中医药专科联盟,打造市县同质、区域均衡、协同发展的中医药重点专科发展新模式。“五个全科化”项目在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全面推进。中医骨伤等21个市级中医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用不断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

(四)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聊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能力建设新增项目单位,国家财政拨款100万用于治未病项目建设2022年又获评省级治未病中心(科)项目,实现了以中医为主,中医综合查体、预防、保健、治疗一站式服务;各县级中医医院也分别建立了治未病科,市二院和高唐县中医医院6家单位为山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全市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预防保健能力不断加强。 

三、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基层服务

聊城市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做1次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个体化中医健康指导。针对0~36个月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保育员进行儿童中医调养指导。目前聊城市2022年度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累计565214人,管理率达到62.77%。

医防融合,智慧推动,构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新体系。为切实做好慢病防治工作,我市5个县(区)纳入了省卫健委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病管理试点。我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结合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以智慧化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利用大数据对慢性病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评估,打造医共体内上联下通的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试点先行,上下联通,构建智慧化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目前,市级投3000余万元,搭建了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市卫生健康机构一码通用和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标特别是阳谷县县级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基本医疗服务平台、检验数据平台、影像数据平台、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五大系统集合而成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开展线上咨询、网上预约挂号、医保报销、预约转诊、检验数据互认、影像远程协同、签约服务经费统筹使用等30余项服务。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建立远程影像系统、远程心电系统、远程诊疗系统。远程心电系统铺设到村卫生室,远程协诊指导乡村医生完成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并所有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统一配备一套血压、血糖仪器,通过手机百灵健康APP将随访数据实时上传。向居民开放电子健康档案,与“健康聊城”公众号进行无缝衔接,居民随时可以在自己手机端查阅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健康管理记录等关联家庭成员信息还可以随时查看家庭其它成员健康信息。

)构建“三高共管”服务体系。规范“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各试点以医共体牵头医院为临床诊疗技术支撑、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联系纽带、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网底医院建设三高中心,以治未病科为基础,增设慢性病门诊、体检中心、数据分析中心、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室等,承担重症或基层转诊慢性病患者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三高基地配备智慧化慢性病管理设施,由全科医师团队负责辖区内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特别是慢性病人群体检、随访、宣传、个性化用药指导和治疗干预等;将所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成为三高之家将日常门诊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整合,利用健康管理中心获得的数据开展健康评价分析、风险评估,实现高危人群自动检出、分析预警,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进行“三色标识”、分级管理,最大程度降低高危人群的健康风险。

加强“六病同防”能力建设。依托医共体牵头医院加强六病(即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强化中西医协同。各县级中医院结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开展针灸、拔罐、敷贴等30多项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服务;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由家庭医生团队广泛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等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为65以上岁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居民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保健指导,让基层群众就近能够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四、继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设置率达到100%。在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145个,覆盖率达到100%,均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到30%以上,形成了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服务模式。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1名以上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1名以上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遴选10个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并开展培训,截至目前,10个培训基地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

(一)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2013年7月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启动以来,通过国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和山东省中心卫生院国医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挖掘提升项目,共给13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助资金1089万元,用于完善中医药文化、购进设备、加强人才培养等内容,到2019年实现了全覆盖,国医堂内涵建设不断增强。2021年,我市印发《聊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品国医堂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到2023年建设完成30家中医药特色浓郁、发展前景良好的精品国医堂,推动国医堂建设提档升级,目前精品国医堂已建设18家,2023年12家正在遴选。

(二)全面推进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2018年,我市印发了《聊城市中医药特色卫生室建设“123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到2020年底600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卫健委中医药处贾青顺处长来我市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我市开展的中医药特色卫生室建设123工程”走在了全省前列,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基层中医药网底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我市又启动了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拓展工程实现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使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   

(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成果显著。2021年,我市成功创建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8个县(市、区)也分别于前两个周期创建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现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覆盖。

五、加强社区等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

(一)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5月25-26日,组织市中医医院、东昌府区中医医院专家到东昌府区闫寺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中学开展了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两所学校师生共400余人参加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组织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按照要求,转发了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工作方案。制定聊城市2023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方案,并在东阿县举行了启动仪式,张月莲主任参加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在工作群、公众号转发“鹊说”系列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上半年,已开展巡讲活动307场次,组织专家308人,受益群众34580人。

(三)推进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建设。5月27日,组织度假区相关人员到菏泽市东明县进行了考察学习。5月31日,谢华主任带队到度假区望月湖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主题公园建设情况情况进行充分肯定,并要求度假区要加快建设进度,打造我市中医药文化宣传亮点。

您的建议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也为我们更好地做好全市中医药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严格落实,进一步研究,为提升全市中医药事业水平而努力!

在此感谢您对全市中医药工作的关心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8月31日

 

 

 

 

 

联系科室及电话:中医药科教科      0635-8436772


主办单位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