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热点】比 PUA 更可怕!遇到这类人,立刻远离!
时间:2024-11-18 09:06:44
字号:
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新闻网、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健康河南

在近期几档热播的综艺中

某某嘉宾一出场就被全网热评为NPD

并且在热搜中引发了热烈讨论在弹幕中也总能看到网友这样的评价“xxx可真是NPD人格的代表啊”“活久见 总算见识到什么是NPD了”

……

原因是网友们对该档综艺节目中某些嘉宾的行为表现进行举证和分析挖出了其隐藏在人设包装之下的“假松弛”“假体面”“假聪明”即很多看似是在为他人着想的言行却会给人一种实际上是“以自我为主导”的感觉例如

· 到了新环境中,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小团体;

· 喜欢慷他人之慨,自己不动手,却指挥别人去帮另一个人的忙;

· 事情发展顺利时喜欢邀功,而不顺利的时候就喜欢说“我早就说了”;

· 看似在安抚别人的情绪,却给人一种刻意表现自己,打压别人的感觉......

自PUA之后,【NPD】也作为一个心理领域的流行词进入大众视野。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NPD”相关的词条,也能查询出来大量网友关于NPD人格的讨论。

那到底NPD是什么样的?如何辨别一个人是不是NPD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什么是NPD?



事实上,NPD 是一种人格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 1980 年就被纳入《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全称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自恋型人格障碍,即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患者往往会过度夸大自我的重要性,过度渴求别人的赞赏,缺乏同理他人行为的能力。患者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权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自私,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ta,常有傲慢行为或态度。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患者经常无意识地利用身边的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申晨煜解释道。

患有NPD的人可能会感到普遍不快乐和失望,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自己认为应得的特殊待遇或钦佩。

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关系受到困扰,缺乏满足感,其他人也可能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很复杂,笼统来讲有遗传性和后天环境两方面。如果两代三系中出现此问题,后代有此问题的可能性会增加。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受到足够关爱,与监护人没有良好有效沟通,其社会成熟度就会偏低,也可能出现此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病因的研究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即便有些个体具备了上述的一些状况,也并不代表ta一定会出现人格障碍。

NPD都有哪些特征?

具体来说,NPD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不断的赞美和崇拜

NPD渴望持续的赞美和认可,他们可能会不断寻求他人的认可和崇拜。这将导致他们将关系视为维持自恋的工具,并从关系中“吸血”,关系中的他人则成为了用完即弃的“血包”。

2.缺乏同情心,忽视他人需求

NPD者通常只在乎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无法理解他人的情绪,也易于主动忽视他人的需求。这会导致与他们相处时他人感到被忽略和不被重视。当你表达痛苦,他们甚至可能会对此回以微笑。

3.利用他人

有些NPD者可能会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考虑这样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他人感到被操纵和利用。

4.情感虐待

一些NPD者可能会对他人进行情感虐待,包括指责、嘲笑、控制和羞辱。对他人的贬低能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优秀的、处于高位的,同时也能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这种虐待可能导致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自尊心受损。

5.不接受批评

NPD容易对他人的批评产生极端的反应,并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没错。这使得他人难以与他们建立健康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导致关系变得脆弱。

6.NPD极为显著的特征

无法与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建立深层次的链接。虽然名义上NPD可以有各种亲密的关系,比如恋人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或者是与多个不特定的可以提供某方面功能的人缔结成各种关系,例如最近两年流行的“搭子”关系,以此来掩盖他们把这些人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分,当作供养自己的血包的事实。但这些关系都流于肤浅的表面,对方根本感觉不到心连心的感觉。

遇到NPD怎么办?

由于缺乏同理心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剥削行为等特征,自恋型人格障碍在网上广受批评。自恋型人格障碍怎么治?遇到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又该怎么办?

申晨煜提到,在任何心理治疗中,自我觉察能力都至关重要,这也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治的难点。“如果一个人能觉察自己有这种倾向,其实已经没那么严重了。更多的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甚至很多人都觉得ta有问题,ta仍然不承认。”

他表示,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亲密关系中一方向医生求助,但另一方拒绝或否认。

因此申晨煜建议,在生活中,大家可以适当增加自我觉察能力,审视是否有太自我的倾向。对于关系中的另一方来说,首先要看自己的情绪是否受对方影响,如果有的话,先去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始终以“保持自我的价值感”为核心,在专业帮助中寻求有效策略或建议。

在和对方交往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也无需过度迎合他们。如果个体饱受折磨,也可以考虑通过设定明确的交往界线、结束关系等方式保持距离。

记住,把重心放在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上即可。

最后 聊聊“心理热”

近年来,不止是NPD,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等心理名词也都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网络热词。

心理学从冷门到出圈,折射人们更为科学、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读一本心理学书籍,到听一场心理学讲座,再到做一次心理咨询,越来越多人愿意正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寻找能够战胜负面情绪的方式,折射更加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很多心理类疾病或障碍,不是说以前没有,可能是换了说法。比如二三十年前虽没有这么多抑郁、焦虑的说法,但很多人有神经衰弱,只是这个诊断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为准确的诊断替代了。”申晨煜表示,现在信息发达,很多人看到网上。

我们应该要看到,所有心理疾病概念出现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而不是为了孤立和攻击他们。更需要警惕的是,莫把NPD变成可以随意乱扣的“帽子”,也不要让危言耸听的非理性言论成为流量密码。

要知道,人无完人,一个人的性格、人格特质并非恒定不变,真实的关系中也常有矛盾和痛苦。当标签被滥用,或许关系中的“负能量”得到短暂宣泄,但我们也在无形中放弃了理解和沟通的可能。而当概念被泛化,消解了真正严肃探讨的语境,无论对真患者还是全社会,都无益处。

不要忘记,再完备的理论,也难以完全解读生活的复杂性。一个人可能既外向、又内向,时而社牛、时而社恐,常常自信、偶尔自卑。因此,心理学理论的真理性,只能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检验。这启示我们,在学习理论概念尝试理解原理的同时,也要勇敢地去接触人、经历事,这才是获得快乐、平和心态的必经之途。

这正是:

标签容易遭滥用,概念岂能定始终。

稳定内核需修炼,追寻幸福在途中。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